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安徽经济网】 安庆古城:“古今”融合激活文旅“新质生产力”

  入夜的倒扒狮街华灯璀璨,簪花漆扇焕彩生辉,古筝与电音吉他互奏“锦瑟”……安庆古城积极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优势,引导传统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巧妙应对传统文化传承与连接时代的经典问答,走出了一条以老街区为形象载体,以现代服务业为基础支撑的文旅“复古之路”。  

  以“古”铸魂,传承历史文化底蕴

  2023年7月18日,历经百年风雨的英王府(安庆近代史陈列馆)重新面世,这个有着4处国保、8处省保、19处市保、58处历史建筑、29处文物建筑的“古城朋友圈”增添了一名“老”成员,更加完整地勾勒了安庆的近现代发展历程。

  “真不知道,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原来是在安庆诞生的。”一位古城游客胡某在参观完英王府后感叹道。但当解说人员说到“安庆内军械所”,胡某的思绪便从中学历史课本连接到了眼前的场景,会心一笑。

  近年来,安庆古城还先后启动了钱牌楼街东扩、二陈故居修缮、大南门街复建等一系列古建筑保护开发工程,盘活闲置文化资源,加快安庆近现代文化史料编撰及古建筑历史研究,丰富古城人文内涵,为文旅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座安庆城,半步近代史。”安庆古城任家坡街与大南门街沿线正是中国第一部电话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中国近代出版业、中国近代最早两处民族自来水厂、中国近代最早食品工业的诞生地。除了安庆近代史陈列馆,古城也在积极谋划中国近代工业史展览馆、中国近代军事工业记忆馆项目,带领人们探寻隐藏在城市烟火中的近代工业记忆,回首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自强之基。

  街东的黄梅戏会馆内,一群年轻的职业黄梅戏演员正在倾情演绎黄梅戏经典曲目《过界岭》。他们矫健流畅的表演动作和深厚扎实的演唱功底,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在街中心的公共舞台上,两名黄梅戏爱好者也在尽情展示着自己的才艺。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戏曲小品《邻里和睦》,讲述了社区居民之间互帮互助、和谐共处的温馨故事,引发了来往游客的共鸣和欢笑。

  黄梅戏从最初的山歌、茶歌发展成为如今的“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正是因为它深深扎根于人民的生活实践。安庆古城通过举办“黄梅戏文化周”、“黄梅戏票友大赛”、“青少年戏曲小梅花选拔”等活动,传递地方文化精髓,通过鼓励支持民间剧团发展,积极探索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创新表现形式,拓宽表演领域,让传统文化获得更加深厚的生命力。

  以“今”塑形,优化提升产业布局

  晚上九点,坐落在古城的“中国最美书店”前言后记劝业场店依然灯火通明,在繁华的街市中打造出一片徽风绵延、古韵幽香的阅读空间。2023年,前言后记劝业场店客流超过百万次,填补了古城阅读文化消费领域的空白。

  2024年3月28日,少间·戏音落获评“皖美金牌民宿”,将“戏曲+民宿”的模式推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围绕当地特色文化进行产业布局,成为越来越多古城商户的经营理念和创业选择。

  近年来,安庆古城紧跟安徽省打造“三地一区”战略部署,聚焦新兴产业发展趋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业态更加丰富多元。打造以大清邮局文史馆、英王府等历史建筑为主的街边文化馆,增强文旅体验;形成以胡玉美、麦隆香、柏兆记、新苏·老徽馆等老字号餐饮品牌为龙头,附带柒禧火锅、豪客云莱等极具地方代表性的新式餐饮品牌的特色餐饮;引入顶雪贡糕、方舒布鞋、兰室香局等非遗传承类体验店,丰富旅游购物场景;落户唯玩星球、来说口才等主力门店,并打造若干主题类博物馆,积极发展研学旅游;打造融合“夜食”“夜购”“夜游”“夜读”“夜健”“夜娱”“夜展”元素的一站式夜间消费体验地,增强夜游氛围;集聚庆春堂、大风汇馆、沐集家、静心古琴舍、十里红妆等传统文化体验店,开创文化创意“新天地”。  

  同时,迎江区积极探索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古城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除迎江区委顶格服务机制外,古城共设有党务政务服务平台、社区事务服务平台、企业发展服务平台、智慧街区线上服务管理平台等服务平台十余处,集中为企业解决入驻服务、融资、法律咨询、创业就业等问题。

  据统计,古城目前已入驻各类企业(经营户)115家,连续三年来入驻企业总数、就业人数、实现税收、完成投资等指标稳定增长,年均营业收入增幅均在15%以上。

  下一步,安庆古城将进一步探索宜居宜业宜游区建设,深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服务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激活文旅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两度登上央视新闻的安庆古城,正以“古今并用”的全新姿态,为游客们呈现一个既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又充满现代气息的独特城市风貌。

  作者:焦金星 安徽经济报  融媒体记者 秦国根

中共安庆市迎江区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6-5866025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
Copyright © yjx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7012329号-1

皖公网安备 340802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