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在国外进口的椰糠里,来自比利时的熊蜂负责授粉,定制补光灯促进光合作用;智能灌溉系统实现精量灌溉和精准施肥,智能温控系统提供适宜生长环境……在迎江区长风乡新义村的番茄产业科技示范园里,小番茄种出了“科技味儿”。
草长莺飞,春意盎然。在番茄产业科技示范园一座由钢结构和玻璃组成的面积约为32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内,绿油油的番茄藤蔓上挂着大大小小的番茄,一辆作业车在番茄丛里“H”形的轨道上来回穿行,53岁的村民陈纪香站在车上,熟练地将茎蔓上多余的老叶摘除。
相比传统农业大棚,这座大棚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清新”。白色是整个大棚的主色调,一排排番茄秧苗整齐划一的生长在一块块悬空且密封的长条形栽培基质上,均用绳子牵引着往上生长,整个种植区非常干净,几乎看不到灰尘。
“我们采用的是无土化栽培技术,栽培基质是从新加坡等地进口的椰糠。椰糠是天然植物可再生资源,具有清洁、无污染、无病虫害、通透性好等优势,适合蔬菜根部发育成长,还能解决土壤的限制问题,可实现高密度种植。”该示范园投资方秦皇岛润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彬说。
水分和养料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直达”番茄秧苗根部,即在椰糠基质里插两根黑色滴管,一根负责输送水分、一根负责输送养料,智能化系统则能实时分析作物需求,确定灌溉施肥参数,从而实现精确灌水施肥。多余的水肥会流进栽培槽,被回收再利用,达到零排放、无污染。
传统农业“靠天收”,即便是后来广泛应用的蔬菜大棚也无法完全抵消气候的影响,导致蔬菜品质不一,甚至减产。但这里的大棚则可以最大程度地调节室内温度,确保全过程标准化、高品质。天冷时,地暖管通过加热自来水升温;天热时,大棚四周的风机湿帘降温系统启动作业,降低温度的同时还能提高湿度。
在番茄林中,还有多个装着熊蜂的箱子。据李彬介绍,他们采用的是从比利时引进的熊蜂作为生态连接,给番茄授粉,“熊蜂非常聪明,对每朵花都会进行授粉,比蜜蜂的授粉率更高,且适应性更强,在阴雨天、低温高温环境下都能‘工作’。”
植物的生长需要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番茄也不例外。为了打破阴雨天气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这家农业科技示范园里使用的是“黑科技”补光灯,“专门为番茄进行光合作用量身定制的,它能够模拟太阳光,为其弥补光照,防止因缺乏光照而枯萎、病倒。”李彬说。
从育秧到结果,一个个新技术将大棚“全副武装”起来,番茄种植实现了全周期的数字化,做到每一个细节都可控,而且产量非常可观,年均亩产约15吨到20吨,是传统种植的两倍,亩均收益可达20万元左右。
科技感满满的设备也让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在这里干活挺好,风吹不着,雨淋不到,一天工作八个小时,不出远门就能挣份工资。”陈纪香笑着说。自从到番茄谷上班以来,陈纪香才发现番茄居然还能这样“种”,跟过去相比,手脚都不会粘泥弄脏。
自3月份以来,长势旺盛的番茄进入熟果期,番茄藤上硕果累累,吸引众多市民前来采摘购买。
现代科技为番茄“丰收”插上腾飞的翅膀,而做好优良品种选育推广,持续做强种业“芯片”,更是推动番茄产业发展迈向高质量的关键。
十多年来,李彬带领公司科研团队,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科研单位开展深入合作,致力于番茄等蔬菜遗传育种工作,目前该公司拥有15个国家级番茄“种子”专利,“目前在安庆基地,我们也正在培育一款适合本地气候的番茄品种,大概需要两年时间。”
接下来,该公司将在安庆双生谷产业园打造种谷科创园,建设生物学育种实验室、长三角中药材种质资源库等多个研发平台,“我们计划将公司所有的科研人员全部集中到安庆基地,并建立种谷人才中心,吸引更多农业专家集聚,共同推动安庆农业跨越式发展。”李彬说。届时,“安庆牌”种子将走向全国的田间地头。(全媒体记者 白萍 通讯员 高庆宁)